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主動、被動

不知何時開始,硬銷「雷鋒焦裕祿」式大好人,竟惹來反感。從前那些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」多鏗鏘,無私精神服眾,正義之士受到尊崇,但今日一些太過表面的好人角色,觀眾沒有共鳴。
因為大家不信。
是社會的教化?現實的教訓?抑或我們要保護自己,不再天真?
有時看到政府宣傳和公共事業的廣告,也很納悶,為甚麼他們仍沿用一些落後而低智的手法?唱呀跳呀,你一句我一句唸口簧,像教育小朋友般老土。
宣傳的本來就是各人應盡之責任和義務:保持清潔讓座予老人小童孕婦戒煙不阻門不衝門……為他人着想也為自己着想,舉手之勞而已。
不過所用字句,總是「你 XXXX,定必受到讚賞」、「最抵讚」、「我哋話你最爭氣」、「你最醒」、「我哋撐你」──加上一些浮誇笑臉,實在反效果。
很多時行善、助人、捐款、公益、公德……做好事是出於個人意向和修養。率性、隨心,並非為了「抵讚、抵撐」。主動或被動的分別在此。有性格的人還愛唱反調,故意不從。他會說:「咦?你是誰?誰要你讚?」
──教育,向來都是困難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